【一】天然香料與合成香料定義
天然香料是指取自自然界的、保持原有動植物香氣特征的香料。通常利用自然界存在的芳香植物的含香器官和泌香動物的腺體分泌物為原料,采用粉碎、發酵、蒸餾、壓榨、冷磨、萃取以及吸附等物理和生物化學方法進行加工提制而成。
合成香料,是人類通過自己所掌握的科學技術模仿天然香料,經過化學或生物合成的途徑制備或創造出的某一“單一體”香料。香精是由人工調配出來的含有幾種以上及至幾十種香料,有時候含有溶劑和載體的混合物.
天然香料的趨勢如同星星之火在北美和歐洲的快速消費品市場迅速燎燃。特別是食品和飲料工業市場影響尤為深刻,許多國際大公司比如好時、雀巢、通用磨坊、家樂氏等都在承諾將會把合成香料和其他合成添加劑從他們的產品配方中移除。除了這種趨勢,已經投入使用了合成香料及添加劑的消費品也已經受到最嚴厲的審核,一份美國的調查報告顯示有超過82%的調查者相信就健康的角度而言,食品中使用合成香料或者其他合成物質比使用全天然香料和物質的食品更有弊處。
在過去十年間,天然香料的使用趨勢受到日益增多的消費者對天然選擇的訴求影響,已經成為歐美市場一種強有力的驅動力。全球領先的獨立市場研究咨詢公司——英敏特曾發布過一則聲明“合成:公眾頭號敵人”成為影響2016年全球食品和飲料市場趨勢的風向標。這種趨勢在美國的市場上得到了空前絕后的認可度,根據Instantly調查機構的信息,許多美國人確信他們購買的產品里面如果沒有了合成香料和其他合成成分會更加的健康,即使是比如零食、高熱量餐飲等不健康的產業也覺得要使用天然香料。
這種天然香料的使用在歐美國家得到了認同,使得這一趨勢在全球其他新興市場也開始蔓延開來。根據全球著名的市場調研公司——尼爾森公司對他們的一份全球身心健康調查問卷顯示,全球有超過40%以上的調查者覺得產品中沒有合成香料和合成色素對于他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因素。同時,這種趨勢和現象也不僅僅局限于我們的食品香料的添加上,就天然日化護膚品市場來說到2019年天然香料使用年增長率會達到一個10%的增長。
【二】強勁的需求,有限的供應
我們中的很多人或許就要問問題了,為什么我們的消費者都喜歡天然產品呢?健康的關注看起來應該是這個問題最明朗的答案。然而,即使各種學術和科研機構調查顯示跟天然香料化學分子或者組成一樣(或者說天然等同)的合成香料被證明安全、健康而且跟天然香料一樣的功效,喜好天然產品的消費者仍然會繼續選擇天然產品。
羅津假定引導消費者購買決定沒有具體的解釋,喜好天然產品的消費者應該是受到思想道德倫理的吸引,天然產品能提供他們一種道德倫理的滿足感和愉悅感,除了上面這種觀念的支持證據,另外一個涉及歐洲調查參與者的研究表明某種食品有道德優越感會感覺食品嘗起來味道更好,這為消費者未來的購買選擇給予了積極的肯定。這對另外一個議題給出了解釋,那就是天然產品與可持續發展之間有著作為一種作為倫理購買選擇的感知關系。但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
對于潛在的關鍵天然原料的可持續供應方面我們現在就要提出問題了,現在全球市場對天然香料和原料的需求如此迅速增長,根據我們全球的人口數據,到2050年全球人口將增加將近30%預計到90億人,那么問題就來了,我們能保障天然香料的供應滿足得了這種需求嗎?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從一個香料產品來分析一下:
【三】天然香蘭素與合成香蘭素
在過去幾十年里,香夾蘭就是作為天然香料供不應求最好的例子。現在,全球從香夾蘭中來源的天然香蘭素占比不到所有香蘭素香料的1%。合成香蘭素的市場供應量大約在2萬噸,而每一年只有大約40-50噸的天然香蘭素是從香夾蘭來源的。
除了香蘭素其他常規的香料用法,香蘭素還是巧克力產品中最常用的抵消可可粉苦味的添加劑。在過去幾年里,雀巢和好時公司特別強調要只使用天然香料和天然添加劑來更換原來的配方,使得市場對天然香蘭素以及香蘭素提取物的需求有了一個戲劇性的增長。這種增長的帶動造成了價格的急劇上漲,也促使了香精香料公司對天然香蘭素替代物的資源爭奪。
一些香料,包括香蘭素,通過基因改良的酵母進行發酵反應來生產都被推薦為一種可替換關鍵性天然香料的可持續生產方法。不幸的是,公眾對于轉基因改造的想法仍然歸類到比較抵制的人工合成香料中去,這也就對使用生物酵母發酵生產香料產品產生了負面的影響。各大公司更加傾向于尋求產品非轉基因清潔標簽的聲明或許可能會比當下全天然成分的標簽訴求要來得更加實際。
【四】激烈的爭論
此外,現行的食品和香料法規對涉及到通過生物基因改造過來的酵母發酵生產的香料的“天然”的定義已經越來越模糊。在美國,由于2015年FDA機構在涉及到食品和香料對于“天然”的定義上在尋求公眾的評論,所以現在美國的情況對于未來生物發酵工程生產的香料來說可能有一種潛在的威脅。
當我們談及到可持續性供應時,合成香料明顯有這種優勢。因為合成香料可以通過一些化學分子的拆分和組合,這樣方式可以快速的完成和完成原料補充。而且它們通常來說生產成本更加低廉,在日益緊張的天然原料供應方面大大的緩解了原材料成本。當談到安全性,現行的香精香料法規正在對每一個原料成分的安全性進行評估,而且大部分原料成分的純度也要求達到非常高的水平。
除此之外,香精香料公司為了確保合符法規的食品安全,在供應鏈方面也在使用更加苛刻的質量控制標準以及在香料原料的純度上提出更高的要求。在中學的科學教科書上我們對人工合成香料的定義是人類通過自己所掌握的科學技術模仿天然香料,經過化學或生物合成的途徑制備或創造出的某一“單一體”香料。但是,跟天然香料相比,合成香料的純度有非常高的要求,里面不純的雜成分也相對比較少,而天然香料中可能有上百種或者更多的單體化合物,有些不純的化學成分在色譜儀器上很難被追蹤到。
在這個議題的探討中我們有很多問題還沒有得到答案。比如消費者對天然香料和合成香料的承受極限在哪里?假如天然原料的價格急劇上漲對于熱衷于全天然成分的食品或者用品他們到底愿意出多少錢買單?假如某一些關鍵的天然香料供應鏈斷裂無法再從自然界獲取,他們愿意看到最喜愛的零食很難買到或者某一天就從商場的貨架上消失不再有售了,或者更換掉了其他口味?
我們再來看看上面我們舉的香蘭素的例子,用天然的、非基因改造發酵生產的香蘭素來替代全世界所有合成的香蘭素似乎是遙遙無期,然而在香料界還有多少其他不可替代的香料原料跟香蘭素的命運一樣呢?全球所有的食品品牌都有能力承諾在香料方面絕不妥協以保證給消費者的產品的配料全部是純天然的?考慮到天然香料年產量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世界人口急劇增加的人口,中國、印度等其他國家和市場不斷涌現的中產階級規模,真的能實現可持續的全部用天然原料來制造產品?
或許只有時間能解答這些問題。